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发现的盗洞。晓祝 摄 近日,丹徒区辛丰镇黄泥村新发现一座约1800年前的东吴古墓,墓葬规格较高,但可惜的是,墓葬被发现时已有多次被盗的痕迹。镇江市文广新局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准备进行抢救性发掘。丹徒警方也派员到现场调查情况,着手追查被盗文物的下落。 19日,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市博物馆及有关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了初步勘查。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个墓位于一个土坡的...
“梅溪之水渊远流长,梅公英名万古流芳。” 在兰溪市梅江镇一带,这副纪念宋代抗金英雄梅执礼的对联,很多人都会吟诵。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该镇梅街头村黄茅山的山腰,发现了距今有885年历史的梅执礼墓葬原址。 昨天,记者与兰溪博物馆专家一起,探究这位宋代抗金英雄的墓址真相。 梅氏后裔 根据宗谱图找墓址 今年48岁的梅以剑是最早发现黄茅山梅公墓址的人。他自称是梅执礼第2...
盘点世界著名寺庙与墓葬:蚕丝织品包裹秘鲁木乃伊这个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是在一座古印加坟墓内发现的。这座坟墓位于秘鲁首都利马郊外,Puruchuco-Huaquerones遗址附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古印加坟墓。考古学家在墓穴内发现数十具古人遗骸和大量文物,年代可追溯到500多年前。使用蚕丝织品包裹的木乃伊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 秦始皇兵马俑 ...
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日前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周边墓葬群发掘,发现战国时期墓葬54座、汉代墓葬3座、魏晋时期墓葬1座、唐代墓葬2座,出土各类随葬品80余件。 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部分墓葬带有壁龛或头龛,有单棺葬具,有祭骨。人骨大多保存较好,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仅1座为双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陶器常见有罐、钵等,其中钵扣罐较为特殊。铜器以...
为配合连霍高速公路拓宽建设工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11年11月15日联合对秦人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目前已发掘清理墓葬20余座。 1999年,灵宝市文管所为配合连霍高速公路建设,在阳平镇文西村北部,经钻探发现一批竖穴式土坑战国墓,在1075米长、50米宽的范围内,有战国墓葬720余座。这批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整齐,经申报,受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研究所...
15日,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发现的古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进入尾声。在近10天的时间里,南昌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了4座墓葬,出土了铜镜、铁剑、黛砚,以及青瓷器等多件珍贵文物。 湾里区招贤镇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大型古墓群,南昌市博物馆考古专家于1月7日对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介绍说,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了4座墓葬,从墓葬的型制和出土的文物判断,这四座墓葬的年代均为两晋时...
近两个月来,我市考古人员连续在月明苑建筑工地——马山考古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本网也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今天(1月10日)下午,记者再次赶赴考古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冒着凛冽的寒风对一座古墓葬进行清理挖掘。同时与世人见面的还有一批陪葬品,打磨光滑的陶豆、陶鼎、陶杯、陶勺……考古人员惊喜万分:“初步判断这座古墓为战国时期墓葬。从墓葬的形制看,这是一座‘三...
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墓不仅被盗掘且被放火烧过,随后发现其家族的十余座墓葬均被盗过,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终于发现了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 14座墓葬仅一座未被盗 张安世家族墓于2008年被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然而考古工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墓葬均被盗过。发掘了3年,张安世和其子孙的墓葬已发现14座,近日考古工作者终于欣喜地发现张安世一位后代的夫人墓未被盗过,目前这座墓墓门已...
12月24日讯 昨日,龙游“三国新安县令大墓”对媒体开放,本报记者前往探营。该墓是今年11月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游县博物馆为配合杭长(杭州至长沙)高铁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后才露出真容的。整个墓室总长达14.7米,最宽处7.7米,分为甬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三国时期形制规格最高的墓葬。 一方桥形纽铜官印证实墓主人“新...
记者从大屯水库地下文物考古现场获悉,经过考古队员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考古工作日前已接近尾声并取得可喜成果。共清理唐宋时期古墓葬20座,发掘清理墓葬出土了三彩炉、陶罐、青瓷碗、铁鼎等各类文物30余件。 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德州大屯水库建设工程,更好地做好地下文物保护,按照山东省文化厅南水北调文物工作办公室要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州市文物处、武城县文化局,组成了大屯水库地下文物联合考古工作队,自10...
北碚发现2000多年前墓群 葬的可能是重庆早期土著賨人 北碚区东阳黄桷老街还建房工地经13天考古发掘,发现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17座,这也是嘉陵江中下游该时段考古发现的重大突破。本次考古,还首次发现历史上零星记录的渝水賨(cong)人活动的重要线索。 出土百余件文物 此次发掘,出土器物110余件,有铜器、铁器、陶器、漆木器、柳叶剑、矛、印章等。据工地负责人介绍,14日打桩...
核心提示:这是位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交界的小城永城,一千多年间,这片豫东平原的东部屏障之上,20余座石质山体之下,掩藏着20几座同一家族的神秘墓葬。它们或裸露在外,或深藏山间,彼此相互遥望,翘首以对。 凤凰卫视10月30日《文化大观园》节目播出“一方诸侯天子梦”,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鲁湘:在今天的河南永城市内,有一片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小山群。这片小山群彼此独立,海...
摘要:北宋金元时期,“二十四孝”故事是北方地区墓葬壁饰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并且在题材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与后世流行的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内容有较大差异,但却与高丽《孝行录》记载完全吻合。这表明在中国南北地区,民间曾存在两套不尽相同的“二十四孝”故事系统。北宋金元时期,《孝行录》记载的“二十四孝”故事,应是中国北方地区最...
秘鲁考古学家日前在北部兰巴耶克省的本塔龙考古遗址内又发现12座距今3500年前至3000年前的古墓,这一发现对考察当地古老的丧葬方式、传统以及文化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西潘皇家陵墓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阿尔瓦介绍说,古墓群整体呈圆形排列,古墓中有成年人和儿童尸骨,以及陪葬的瓶状和盘状容器、前库皮斯尼克时期的艺术品等。库皮斯尼克文化被认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海岸文化。 阿尔瓦说,被发现的尸骨埋藏很浅,全...
距成都市区100多公里外,双流大林镇千年古寺大林寺内。昨(11)日,寺里僧人们聚集到“念佛堂”,堂内摆着一个1米多高的石缸,僧人们都说这是存放大林寺第一代住持的肉身的“冢”。 这石缸据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摄影 黄瑶 在双流县大林镇的山头上,有一座修建于唐朝时期的千年古刹。最近,为翻新寺院,施工工人在“念佛堂”边的地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